中國面積最大的沙漠,計劃從青藏高原引水,沙漠變綠洲不是夢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誘惑力的一個。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陸性氣候,風沙強烈,溫度變化大,全年降水少。這兒風沙活動頻繁,沙丘形態奇特,最高達二百五十公尺。
塔克拉瑪干沙漠東西長約1000余公里,南北寬約400多公里,總面積337600平方公里,分布在新疆四個地區界內:巴音郭楞、阿克蘇、喀什、和田,是中國境內最大的沙漠,故被稱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流動沙漠僅次于阿拉伯半島的魯卜哈利沙漠(65萬平方千米),流沙面積世界第一。
塔克拉瑪干沙漠流動沙丘的面積很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最高達300米左右。沙丘類型復雜多樣,復合型沙山和沙壟,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條條巨龍,塔型沙丘群,呈各種蜂窩狀、羽毛狀、魚鱗狀沙丘,變幻莫測。沙漠有兩座紅白分明的高大沙丘,名為"圣墓山",它是分別由紅沙巖和白石膏組成,沉積巖露出地面后形成的。"圣墓山"上的風蝕蘑菇,奇特壯觀,高約5米,巨大的蓋下可容納10余人。
塔克拉瑪干沙漠四周,生長發育著密集的胡楊林和檉柳灌木,形成"沙海綠島"。胡楊號稱"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腐"。特別是縱貫沙漠的和闐河兩岸,長生蘆葦、胡楊等多種沙生野草,構成沙漠中的"綠色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還發現沙層下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和石油等礦藏資源,且利于開發。有水就有生命,科學考察推翻了"生命禁區論"。
塔克拉瑪干沙漠里,第一條公路是輪臺-民豐沙漠公路(1995年貫通,2014年編入216國道),第二條公路是阿拉爾-和田沙漠公路(2007年貫通)。第三條斜線南部,且末—塔中2003年立項并開工建設;北部是阿拉爾-塔中(2015年獲批)。第四條是尉犁至且末,2017年3月正式對勘察設計進行國內公開招標。
最近,我國科學家以及工程師正在測試在青藏高原地下修建一條長達1000公里隧道的可能性。計劃將我國最長的高原大江雅魯藏布江以及最大的沙漠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連接起來。如果一旦證實這項工程的可行性,那么每年至少會向塔克拉瑪干沙漠提供150億噸的水源。